台灣緯創軟體的witsmart App,搭配大陸中興通訊的ZTE Blade S6 Plus行動電話,這對我來說是個很新鮮的組合!由於內建可以免費收看一年福斯國際電視網旗下八個頻道一年的witsmart App,加上目前witsmart App在自己手機上的Google Paly市集還看不到,因此令我好奇外,同時ZTE Blade S6 Plus這支擁有5.5吋螢幕的行動電話,在外觀部分讓許多人覺得很像iPhone 6 Plus,因此引起討論。所以,也因為上述兩個主要原因,當有這次的體驗機會時,二話不說就答應要來實際體驗,看看ZTE Blade S6 Plus與witsmart App搭配起來的效果如何?
不同於自己之前有機會體驗的行動電話,大多是工程機或是包裝不完整的市售機。這次拿到要體驗的ZTE Blade S6 Plus,是完全還未使用過的市售盒裝新機。
ZTE Blade S6 Plus外盒包裝背面。
背面左下角這裡有一張貼紙,上面列出這支行動電話的重要規格。(詳細規格部分,請點選這裡觀看)
ZTE Blade S6 Plus的內容物,除了手機本體外,還有變壓器、USB傳輸線、退卡針與說明書。
使用In-Cell 技術5.5 吋IPS觸控螢幕的ZTE Blade S6 Plus本體,我拿在手上時,不少人遠遠看到正面時,都誤以為它是iPhone 6 Plus的說。
螢幕上方的500萬畫素前鏡頭、感應器與聽筒。
ZTE Blade S6 Plus提供三個觸控按鍵,其中的首頁觸控鍵以圓圈圖示呈現,而預設右邊是選單、左邊是返回鍵的另外兩個觸控按鍵,則可以透過系統的底部按鍵自訂選項來對調使用。
這支手機唯二的實體按鍵,也就是音量鍵與電源鍵,都是配置在機身左側。
手機邊框四角,採用圓弧造型設計,讓外觀更加好看!
手機頂部的3.5mm耳機孔,以及IR紅外線發射器。
底部的microUSB連接埠,以及收音麥克風。
使用塑膠背蓋的ZTE Blade S6 Plus背面照。
1300萬畫素Sony IMX214的主相機,以及雙色溫LED補光燈,被配置在背面左上角處。
右下角的安全認證標示,以及揚聲喇叭孔。
ZTE Blade S6 Plus的背蓋還蠻好拆,拆開之後就能看到內部配置了。而雖然這支手機背蓋是可拆卸的,但配備的3000mAh鋰電池,跟之前我有看過的Asus Zenfone 2相同,都是採用不可自行拆卸的設計,所以沒辦法自行更換電池。
可使用最高32GB容量microSD卡的microSD卡插槽,以及micro SIM卡插槽,是配置在背面左上角處。
開機設定完成後,就可以看到運行的MiFavor 3.0 UI介面。而跟其它行動電話品牌的UI介面相同,MiFavor 3.0 UI也是使用扁平化按鍵圖示。
在畫面中,點擊選單鍵後,可進行桌面色彩、桌布樣式、換頁特效與選單這四個項目的設定。
ZTE Blade S6 Plus內建的16GB儲存空間,在還沒安裝其它App前,約剩下7.83GB。而充飽電後,開啟螢幕未執行其它額外應用程式時,內建的電池資訊顯示剩餘96%時,還可以使用約22小時,所以一般正常使用時,電池撐上一天應該是OK的。
使用64 位元Qualcomm Snapdragon 615 MSM8939八核心處理器的ZTE Blade S6 Plus效能,我自己也蠻好奇的,所以使用安兔兔來測一下,得到的總分是32476。
這裡看一下安兔兔列出的ZTE Blade S6 Plus硬體資訊。
HTML5測試部分,總分為14401。
視頻測試部分,總分為268。而應該是受限處理器效能,因此有些格式的影音是無法播放的。
CPU的穩定性部分,落差並沒有太大,溫度部分則是落在攝氏49~51度間。而電池性能部分,以40%電量為條件測試,最後的總分為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