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臟病突發的人,有一半從未覺察到任何症狀。部分原因是突發的方式差異極大,而且痛楚為時短暫,很容易把它歸因於其他毛病,例如消化不良。心臟病最常見的症狀有下列幾種:
- 胸腔或不舒服(覺得好像有壓力、飽漲或被東西勒住)
- 上肢不適(左臂或右臂、背部、下巴或肚子)
- 呼吸短促
- 冒冷汗
- 作嘔
- 突然覺得極度疲倦(並非失眠)
疼痛和不適的原因很難預測(例如賴利金心臟病發前,覺得右臂劇痛,而不是常見的左臂)。心臟沒有特殊的痛覺纖維,因此本身不會痛。心臟的神經也不會直接覺得痛。但心臟一但出了毛病,它的神經電路會變得不穩定,穿越脊椎時,可能跟銜接背部或胸部等的神經發生短路。這些神經正是傳送疼痛脈衝的神經。於是你的手臂、胸部、下巴或任何神經短路的部位就會疼痛。腦部有時會加入行動,刺激迷走神經,引起胃痛並冒冷汗。但如果這些神經並未交錯,那麽,即使心臟病發,你也感受不到任何不適。這就是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得了心臟病的原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