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現場的展示平台,了解Radeon Rx 300系列顯卡的效能後,接著就聽AMD與ASUS原廠人員的介紹,好對AMD Radeon Rx 300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第一位登場解說的,是AMD通路銷售經理Parker。
Parker解說的重點,是AMD顯示卡新版驅動程式CRIMSON。AMD從把原先的驅動程式CCC,換成目前的CRIMSON,除了功能、效能與節能,也整合使用者經驗,因此支援DirectX 12的CRIMSON,比之前舊版的驅動程式CCC效能高出20%,而且開啟時間快10倍。同時,CRIMSON會根據實際遊戲負載,在不影響遊戲品質前提下,自動降低工作頻率達到省電效果,以Fury X為例,電力消耗部分可從175W下降到61W,電力消耗節省1.8倍。另外,CRIMSON全面支援LiquidVR,只要是GCN架構顯示卡,擁有獨立著色運算單元,就能提升運算效能與畫面畫質。最後,Parker也對FREESYNC功能與DirectX 12進行說明。
CRIMSON的字意是深紅色,代表新的驅動程式CRIMSON,擁有無限潛力!
CRIMSON整合使用者經驗、功能、效能與節能,藉此打造穩定的程式。
使用新UI介面的CRIMSON,開啟時間快10倍,提供12項新功能或現有功能加強,效能提升20%,以及電力消耗節省1.8倍。
CRIMSON提供比CCC超過一倍的系統自動測試案例,手動測試案例與系統變數設定項目也分多了25%及15%。而藉由增加更多測試案例與系統變數設定,讓每個使用者在使用時,效能更好,系統也越穩定!
AMD的虛擬實境技術LiquidVR,只要是GCN架構的AMD顯示卡,驅動程式更新成CRIMSON都可使用,讓使用者打造屬於自己的VR環境。
GCN架構的AMD顯示卡,擁有獨立運算單元,因此整體運算效能更佳,讓FPS更提高,延遲降低,畫面顯示品質也更好!
類似NVidia GSYNC功能的FREESYNC,除了在DirextX 9遊戲支援支援Crossfire多顯卡外,顯示器廠商只要利用HDMI就能開啟FREESYNC功能。
支援DirectX 12的CRIMSON驅動程式,以Fable Legends DirectX 12 Benchmark軟體測試,最後結果比舊版CCC驅動程式效能高出20%。
根據實際遊戲負載,CRIMSON在不影響遊戲品質前提下,會自動降低工作頻率達到省電效果。以Fury X為例,電力消耗部分可從175W下降到61W,電力消耗節省1.8倍。
DirectX 12可讓多核心CPU或GPU,平均分攤處理工作,藉以提升整體效能,實際給使用者更好的遊戲體驗。
藉由DirectX 12,可讓多核心處理器完全發揮效能,提升整體效能,也降低延遲狀況。
相同工作,藉由DirectX 12分配,處理器核心數越多,完成工作所需時間就越短!
跟DirectX 11相比,DirectX 12可讓相同核心數處理器處理更多資料。
以R9 390顯示為例,多核心在DirectX 12的效能表現優異,足足是DirectX 11的15倍之多!
當顯卡效能提升,讓FPS也提高,使得更適合使用VR虛擬實境,藉以提昇遊戲的畫質與細膩度。
GCN架構支援非同步著色(ASYNC SHADING),每個運算單元都能獨立運算,以提供更好的效能與畫質。
多個GPU處理,可以提升效能與提高FPS。如果是內建APU的CPU,搭配DirectX 12新的設定值,能有更好的效能表現。
DirectX 12支援原生多顯卡技術,讓每張顯示卡平均分攤工作量,使得整體運算效能更為提升,畫質也更好!
在DirectX 12環境下,AMD Radeon系列顯示卡的效能都比同等級NVidia顯示卡來得好,而售價也比較便宜,因此C/P來得更高!
以4K畫質Star Wars Benchmart軟體測試AMD Radeon系列顯示卡的效能都比同等級NVidia顯示卡來得高。
以1440P畫質Star Wars Benchmart軟體測試,AMD R9 380顯示卡效能,比NVidia GTX960 2G OC與4G OC顯示卡都來得高。
以1080P畫質Star Wars Benchmart軟體測試,AMD Radeon系列顯示卡效能依然都比同等級NVidia顯示卡來得高。
AMD FREESYNC與NVidia G-SYNC技術,都是為了解決水平畫面有段差的狀況。
V-SYNC技術,強制顯示器定時刷新顯卡畫面,藉以達到有效率地刷新。不過,當顯示卡有未完成新畫面狀況時,顯示器在刷新時就會有延遲狀況,導致段差出現。
AMD FREESYNC技術,可讓AMD自家顯示卡提供沒有撕裂的畫面與高FPS。而滑鼠的輸入反應也更快,讓使用者整體遊戲體驗更佳!
FREESYNC不需要額外硬體,也不需要認證與授權費,讓顯示器廠商在不增加成本狀況下,就能在螢幕裡提供此功能。
與NVidia G-SYNC技術相比,AMD FREESYNC技術對廠商吸引力更高!因此,越來越多的顯示器產品支援FREESYNC技術。
在Paker之後,第二位登場解說的,是AMD的工程師Elliot。
AMD的VR策略:LiquidVR,是運用一連串的虛擬實境運算技術,針對人類視覺特性所設計的。而LiquidVR技術特色,是讓使用者在身處虛擬實境時,透過「移動時間延遲」(motion-to-photon latency),當使用者轉動眼球或頭部時,透過高效率的GPU,以及非同步著色器技術(Asynchronous shaders),縮短渲染時間,將畫面移動時間延遲降到最低,讓使用者感到更真實與舒適的畫面,提高虛擬實境的應用品質。
虛擬實境運算技術(VR),從一開始2D,逐步進展到3D與現在的全景虛擬實境。而隨著硬體的進步,未來VR的發展會更加進步!
AMD VR技術願景,是提供視覺、聽覺,以及全方位的操作體驗。
目前VR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從教育、醫療、大數據模擬、飛行訓練、娛樂、遊戲、虛擬社交世界與遠距交談…等,都能看到VR的應用。
當影像處理系統、VR設備與其它相關外圍設備的困難問題陸續解決後,VR的應用就會更蓬勃發展!
AMD LiquidVR技術,提供使用者舒適、高相容性,以及引人注目的內容,也讓它成為目前虛擬實際應用的好選擇。
1.0版LiquidVR SDK, 提供即時資料顯示、非同步同色運算、多GPU同步運算與直接顯示技術,好讓顯示效能達到最佳效果。
透過即時追蹤使用者頭部與眼睛的變化,然後GPU即時進行同步運算,讓使用者看到真實與舒適的畫面。
透過此技術的應用,在GPU隨時處理更新下,使用者將不會錯過任何最新訊息。
Latest Data Latch技術,會將使用者頭部任何變化,即時通知GPU,讓GPU知道要進行即時更新與顯示。
非同步著色技術,透過即時運算,使得VR畫面更加逼真,也讓使用者進行虛擬實境應用時看到的畫面更棒,流暢度也更好!
多GPU同步運算技術,讓多張顯示卡可以同步進行運算和顯示,使得畫面品質更好也更順暢。
直接顯示技術,是把顯示卡運算完的資料,不經其它軟硬體,直接送到VR設備顯示。
如果對AMD LiquidVR技術有興趣的人,目前台北三創園區四樓有相關應用展示,可以在2016/1/3之前找時間去實際看看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