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SSD開始出現的時候,有專家預言硬碟將消失在市場上。不過,當SSD因製程進步,價錢逐漸為大家所接受之餘,傳統硬碟的技術也是有所突破,再加上大容量與價格便宜的優勢仍然領先SSD有不小距離,讓現在大家有越來越多資料需要儲存的情況下,還是以硬碟為最佳的儲存媒體。另外,因為大家對資料備份、私人雲端、多媒體應用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讓原本使用在企業的NAS,也逐漸被個人與中小企業所使用。因此,硬碟大廠WD這次協同NAS大廠之一的Thecus(色卡司),舉辦這場能讓我們這些參加者深入認識現在的硬碟,以及NAS應用的研討會。至於有多深入?請各位繼續看下去…
這場研討會舉辦地點,是在光華商場附近的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完成報到後,進入研討會所在的會議室裡,已經有相當多的人在參觀WD與Thecus的攤位。所以,找好位置後,就把握剩下的時間,趕快來逛這兩家的攤位吧!
由於是主辦廠商,所以WD這次展出了自家各式硬碟與相關衍生產品,讓我們一次看得夠!
內接式硬碟部分,包括萬轉迅猛龍(VelociRaptor)在內,3.5吋與2.5吋的產品都展示出來了。
3.5吋藍標(裝機首選)、綠標(兼顧省電與資料儲存)、黑標(高效能電競硬碟)與另一個企業級藍標(Se)內接式硬碟,以及2.5吋藍標(裝機首選)、黑標(高效能電競硬碟)與NAS專用紅標內接式硬碟。
3.5吋企業級黃標(Re)、NAS專用紅標與監控專用紫標內接式硬碟。
這場研討會主題之一,是介紹NAS的應用,所以WD攤位上也展示了全系列NAS專用紅標硬碟(Red和Red Pro)。
將硬碟與SSD合而為一的Black 2混合式硬碟。
My Passport Pro與Air系列外接隨身硬碟。
My Book for MAC與My Book Duo外接式產品,以及My Passport Ultra系列外接隨身硬碟。
WD雖然不是專業NAS廠商,不過也有推出具備簡易NAS功能的產品,讓使用者有不同的選擇。
內建單顆硬碟的My Cloud,以及內建兩顆硬碟的My Cloud Mirror。
可安裝最多四顆硬碟,並可自行進行更換硬碟的My Cloud EX4。
成立於2004年的宏普科技,是專業的NAS廠商,所推出的自有品牌Thecus(色卡司)系列NAS產品,靠著自家的技術,在競爭激烈的NAS市場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這場體驗會會吸引我來參加的兩個主因之一,除了想看看WD在這場研討會中,會提供什麽資訊給我們這些參加者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想來看看Thecus新推出,也是全球第一台內建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12 R2 Essentials的W系列NAS產品。
內建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12 R2 Essentials的W系列NAS產品,目前有W2000(2Bay)、W4000(4Bay)與W5000(5Bay)三個型號。
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我也詢問了現場Thecus工作人員關於W系列NAS產品的資訊,了解了這個系列產品不會使用Thecus自家的管理介面,而是Microsoft自己的Windows Server Essentials儀表板管理介面。
N7710-G、N4310與N2310三款NAS產品。
其中,N7710-G是內建10GbE網路卡的7Bay機種。
內建兩個10GbE網路埠的N7710-G,搭配對應的網路環境,相信存取的速度會蠻嚇人的才對。
獲得2014台灣精品獎的N2560 2Bay NAS產品,吸引了不少現場大大的目光,並拍照記錄。
研討會開始之後,首先由漂亮的主持人進行的簡單開場。
接下來,在許多WD有參與活動中都會看到的Albert,首先登場。原本我以為,這場研討會應該不脫過往形式,會由Alert帶來一系列投影片介紹。不過,這回我猜錯了…
因為,這場研討會的第一個活動,是要讓我們自己來拆硬碟,好認識WD硬碟裡面的部分構造。
為了讓拆解過程不會過於沈悶,Albert請它們家的一位業務經理一起炒熱氣氛,也在過程中邊進行有講問答邊送獎品。
要開始來拆硬碟了。
開拆!
一開始,先拆開上蓋,就可以看到硬碟部分內部構造了。
像我這顆藍標硬碟上蓋,有安裝防塵的膠條不同硬碟。而Alert也有說到,不同型號硬碟固定的螺絲數量也會不同。至於有些螺絲上面為什麽還要貼上貼紙?在大家一陣亂猜之後,答案揭曉,就是為了防塵!因為這些螺絲是鎖在硬碟內部構造中,對於內部的精密零件來說,空氣中的灰塵就像是隕石一樣,會損壞這些零件,所以要貼上貼紙,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硬碟裡的磁碟片,也是很脆弱的!因為磁碟片上有38萬條資料鏈(內圈與最外圈無法儲存資料),間隙相當相當地小,所以不容受到損傷。像照片中碟片上已沾有指紋,這張碟片就已經Game Over了。而WD家裝載碟片的碟盤,3.5吋硬碟使用的是鋁製品,2.5吋硬碟部分,則會視型號不同,會使用鋁製品或玻璃製品。
接著,要拆具有很強磁性,位在讀寫頭搖臂前端的釹鐵硼。而在拆下之前,Albert特別提醒大家要將怕磁的物品收好,以免損壞。
拆下來的其中一個釹鐵硼(公),感覺磁性還好啊?
為了讓大家知道磁性有多強,Albert把另一個釹鐵硼(母)拆下,然後將這兩個釹鐵硼靠近,咻一下地就合在一起,磁力真的很強!
上面有讀寫頭的磁臂,也被我們拆了下來。
照片螺絲起子所指的部分,就是包含有讀寫頭在內的零件。由於讀寫頭與磁碟片的距離,約為一根頭髮厚度的600分之一,如果不用顯微鏡試看不到的,可見讀寫有多小了吧?而WD自家硬碟隨著型號不同,所使用的讀寫頭價格也不同,據Albert所說,讀寫頭的單價約在1~10美金不等。
磁臂的部分,型號不同也會有差異。像照片中這個企業級硬碟使用的磁臂,其精密度就會比一般家用硬碟來得高。
這顆硬碟的控制PCB板,也被我們拆下來了。
受限於時間與工具,最後我手上這顆藍標硬碟,就只能拆到這個樣子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