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的世界越來越豐富了!隨著應用層面的擴大,NAS可以提供的功能也更多,故除了個人使用者外,企業使用者也日益成長。因此,目前台灣NAS的領導廠商,也都針對企業使用者推出對應機種。這回,有機會體驗領導廠商之一,色卡司這台目標族群為中小企業的N5550 NAS,並搭配硬碟大廠Seagate的NAS 4TB HDD。接下來,就是我這段時間體驗的簡單分享,請各位客倌繼續看下去…
在主角N5550登場之前,先來看一下另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配角「硬碟」。而這次與N5550搭配的硬碟,是三顆NAS專用的Seagate NAS 4TB HDD(型號:ST4000VN000)。
由於現在使用NAS設備的一般使用者、小型工作室與中小企業愈來愈多了,因此硬碟大廠Seagate便推出適用於1至5 Bay NAS系統的NAS HDD。而趁著這次體驗機會,我另外對Seagate NAS HDD做了簡單的測試,想對這顆硬碟有多一些了解的大大,請參考" 【體驗開箱】NAS專用硬碟,Seagate NAS 4TB HDD簡單開箱測試 "這篇文章。
接著,主角N5550登場。而N5550的外盒,是目前我有接觸過的NAS中,用色比較絢爛的。
外盒的Intel Atom CPU Logo。
N5550的重點規格介紹。
介紹支援的使用情境與附贈軟體的圖示。
外盒側面有使用情境的圖示介紹。
這台N5000是在台灣製造的。
開箱取出物品吧。
先看看配件,包括了簡易說明書、保證書、安裝與Acronis TrueImage備份軟體光碟、網路線、電源線、KEY與螺絲包。
還未拆封的主角N5550登場。
拆封前,先看一下N5550的官網規格介紹。
將N5550從塑膠袋中取出,先來個四面圖。
在未打開前蓋的狀況,可以看到功能指示燈燈號顯示狀況、LCD顯示幕與操作功能按鈕。
打開前蓋,就能看到5Bay的硬碟抽取盒。而左側是功能指示燈、1個USB 3.0埠、電源鈕與重置鈕。而5Bay的硬碟抽取盒下方,就LCD顯示幕與四顆操作功能按鈕。
利用說明書圖示說明,讓大家更清楚前面版這些燈號、按鈕的功能。
不知道是不是色卡司考量使用情況不會太頻繁,所以USB 3.0埠、電源鈕與重置鈕必須要打開前蓋才能操作,對我來說不是這麼方便。
至於機器後方部分的輸出/入介面,包括了麥克風輸入孔、線路輸入孔、音效輸出孔、eSATA連接埠、4個USB 2.0連接埠。
HDMI連接埠、D-Sub連接埠。
兩個10/100/1000M網路埠。
N5550使用的200W電源供應器位置。
散熱風扇。
免工具拆卸的螺絲。
將三顆免工具拆卸螺絲鬆開,然後將外殼往前推,再往上45度斜角,就能將外殼卸除。
N5550使用的主機板現身。
ATOM D2550 1.86GHz 雙核心CPU與晶片組,就在散熱器下。
主要的I/O晶片。
主機板上還有一個PCI Express插槽可以擴充。
N5550使用Phoenix BIOS。
N5550有兩個記憶體插槽,預設內建的2G記憶體,使用的是創見DDR3 1333筆記型記憶體,還有一個記憶體插槽,可讓使用者自行擴充。
剛好我手上有2條4G的DDR3 1333筆記型記憶體,就全部裝上去,看看最後能使用幾G記憶體?
看完N5550大致的硬體後,來安裝硬碟吧…
N5550的硬碟抽取盒,放置硬碟的部分,使用的是金屬材質,強度會比較好。
硬碟抽取盒前面的散熱孔。
不管是2.5吋或3.5吋的硬碟,都可以安裝在抽取盒上。
Seagate NAS 4TB HDD安裝在硬碟抽取盒完成。
將三個裝有Seagate NAS 4TB HDD的硬碟抽取盒,陸續裝回N5550內。
硬碟裝好後,將網路線接到N5550的網路埠,然後打開電源按鈕,開始使用N5550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