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舊稱阿緱。其中,屏東市的崇蘭地區,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開發的頗有規模。而當中蕭氏家族先因經商致富,再有前後九位宗親中過秀才,讓蕭家在崇蘭地區佔有重要地位!因此,清光緒6年,由蕭文崁主其事,建立蕭氏家廟,光宗耀祖。雖然隨著城市發展重心轉移,使得崇蘭地區不復繁華,但後來蕭氏家廟獲選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並成為屏東縣縣定古蹟,再加上崇蘭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成立阿緱地方文化館,藉此凝聚社區向心力,也讓屏東市內多了一處可以造訪的景點!
由於一開始安排行程時,沒注意阿緱地方文化館星期日沒有開放。不過幸運的是打電話詢問時,接電話的蕭先生爽快地答應,在我預計造訪的這段時間,會開放文化館讓我參觀,也讓我能依原來的行程來參觀阿緱地方文化館。所以參觀當天,步行來到崇蘭里,並根據蕭先生在電話中的說明,找到了文化館的指示牌。
右轉進巷子內,除了巷道兩旁有著各式彩繪圖案外,路面也鋪上地磚,而鋪設地磚的經費,後來與崇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聊天時才知道,是由協會申請到之後,交由屏東市公所執行,這也算是另一種的官民合作案例。
巷內一棟房屋牆面上,寫著「隱身於都市中的繽紛桃花源」,我相信這是崇蘭社區所有居民努力的結果。
走到巷子盡頭,就可以看到阿緱地方文化館。
文化館這棟屋子,也是相當有歷史的。
阿緱地方文化館的招牌。
館內大廳的樣子。
館內當時正在展出,藝術家黃嘉宏先生的剪黏藝術創作品。所謂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像我這種外行人,或許看不出這些創作品製作費工之所在?但看到這些製作地栩栩如生的創作品,也就覺得不虛此行了!
館內一側的房間內,是文化館的視聽室。
牆上這幾幅壁掛海報,介紹屏東市的四個文化生活圈,以及在這些生活圈內的景點。
這四個生活圈分別是孔廟文化生活圈、萬年溪畔文化生活圈、鐵道文化生活圈、中山路文化生活圈。
這兩塊印有門神的門板,光看就知道很有歷史。
館內也有販售小書包、手帕、紋身貼紙、筆記本、L夾、項鍊…等紀念品,如果你有來逛文化館,可以考慮購買這些紀念品做為紀念,也能同時為崇蘭社區發展協會盡一點自己的心力。
這裡也有提供紀念章,讓來參觀的人可以蓋章留念。
逛完文化館,接著參觀蕭氏家廟。
蕭氏家廟在2005年成為屏東縣定古蹟,並在2007年底至2009年4月間完成家廟本體修護工程。而除了屋面的瓦片及裝飾部分是仿古新作外,其餘部分大致都以維持原有面貌來進行修復。
家廟內部的樣子。
廟內兩邊,分別展示曾在1927年為這間家廟進行彩繪,也是台灣重要彩繪匠師陳玉峰老師的相關彩繪著作介紹;以及包括蕭氏家廟在內,屏東縣內重要傳統建築的木作裝置藝術之美介紹。
目前的廟門。而舊的廟門,稍早在文化館內有看到。
凹壽入口部分,則是維持原樣。
脊頂部分的剪黏藝術品,因原作損毀嚴重只剩支架,故為仿古新作。
家廟兩旁的脊堵,也因原作只剩殘蹟,故也為仿古新作。
家廟內部,是以維持原有面貌方式進行修復,所以在欣賞時,還是能看得出歷史刻畫的痕跡。
家廟正殿。
正殿上方古意盎然的匾額。
在正殿這裡,還有值得玩味的部分,就是以下兩張照片中陳玉峰老師的畫作,居然有西洋風的畫作包含在內。
如果是我自己逛蕭氏家廟的話,大概看不出什麼門道,所以真的要感謝照片中的蕭先生幫忙導覽,讓我對蕭氏家廟有更多認識!在此也誠摯建議要來逛的朋友,可以先電話與崇蘭社區發展協會聯絡,請他們派人協助導覽,這樣逛起來會更有樂趣,也能知道的更多!
逛完蕭氏家廟後,還有幸與協會理事長喝茶聊天,也從聊天過程中了解過去協會打拼的經過,以及未來努力的目標,真的令我佩服!
離開阿緱地方文化館後,特地到跟理事長聊天時,理事長提到重建中的昌黎殿。至於要提到它的原因,就是在重建過程中,將會請到多位台灣重要匠師各自負責一部份的藝術創作。
雖然目前才在重建初期,但相信完工後的昌黎殿會令人驚艷的!
最後,阿緱地方文化館將古蹟建築再利用,發揮得淋漓盡致,且為崇蘭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成果。而文化館旁經整修後的蕭氏家廟,也可以讓人認識到蕭氏家族對崇蘭地區的貢獻及影響力。所以,如果各位下次有機會到屏東市逛逛,不妨到阿緱地方文化館及蕭氏家廟逛逛,看看崇蘭社區總體營造展現的風華吧!
阿緱地方文化館
地址:屏東縣屏東市崇蘭里崇蘭69號
電話:08-7330924
開放時間:星期二 ~ 六,早上08:00 ~ 12:00,下午01:30 ~ 05:30
蕭氏家廟網站:http://www2.kfcdc.edu.tw/media/2007_NDAP/chonlang_hsiao/main.htm
留言列表